党中央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基层丨果园港新变化—
栏目: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:2025-11-07 10:50
新华社重庆11月6日电 标题:果园港新变化——驻足长江上游最大枢纽港 新华社记者李晓婷 16年前,当刘连来到长江上游重庆果园港时,他没想到这个港口能够与世界连通。 “当时,港口只有一条通路、一台浮吊,甚至连一个堆场,灰尘很大,每年只发运少量的内贸货物。”现任重庆果园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刘连。现在的果园港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——拥有18个5000吨级泊位、14条铁路专用线、年吞吐量超过2600万吨、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海里标准箱、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。成为连接西部地区的“中转站”世界其他地区。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》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。一线记者感受到,果园口岸的新变化,讲述着这个内陆港持续扩张、高度对外开放的故事。色彩缤纷的货运集装箱被岸吊紧紧“夹住”,堆场里堆满了货物。秋冬季节果园港仍处于旺季。刘炼指着远程控制室大屏幕上的两个白色无人集装箱说:“港口建设正在走向智能化、绿色化,为果园港走向世界提供了坚实支撑。“证明多式联运物流效率,开展更多开放功能。”拥有15年驾驶经验、熟悉遥控无人卡车的司机谭先华告诉记者,无人卡车全程智能自动操作,精准避障,利用新能源,实现全时作业、零排放、低噪音。“以前传统卡车运输两条作业线需要六名驾驶员,现在只需要一名遥控驾驶员和一名现场安全员。”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不久前,果园港被评为“四星级智慧港口”,成为长江上游首个同时拥有“四星级绿色港口”和“四星级智慧港口”的港口。港口货物中转速度提高15%,每年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1亿元以上。民生国际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的司机徐登华深有体会:“以前来港口提货,有时要一两天才能办理手续。现在出发前,在APP上完成预约和支付,到港后直接去操作操作。”没有司机的无人驾驶卡车运载货物。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过去,来自西部地区的货物必须通过海运或昂贵的航空运输才能运往东部。现在果园港已连通四通海上通道,更快、更高效、更“丝滑”。 “就这一点!”在重庆港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水平的办公室里,挂着一张海上运输地图。如果你筑巢新韦斯陆海走廊、长江黄金水道、“一带一路”路线图,你就会知道这些线路贯穿郭州。袁刚就是“点”。 “果园港是万众瞩目的地方,但它具有联动几条大通道的优势。全会提出,要积极扩大自主开放,促进贸易创新发展”,这对果园港来说是一个“充电”。张水平说,如何充分利用优势?如何在急需深化开放的情况下保持港口建设?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建议。从长江下游运来的玻璃基板被运往西部多个省份的果园港。制成可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的液晶屏后,通过中欧班列和陆海新通道运往欧洲和东南亚。中欧带回来的日志和打印机东部地区沿长江有欧铁快运运输。美国康宁玻璃在重庆、四川建立了玻璃生产基地。每周都有来自国外的原材料通过江海联运抵达果园港,运至保税仓储,生产完成后再分拨至生产基地。仅此一项就可以为企业节省5%以上的物流成本。走过果园口岸,随处可见发往四川宜宾的锂矿石、新疆发来的煤炭、即将发往大海的汽车等各种货物;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近日启用吉尔吉斯斯坦-中国(重庆)经贸合作中心和上海合作平台国际贸易中心,让国际合作更加直接。保税加工、航空物流、跨境电商、国际贸易商贸等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……货轮停靠在重庆果园港码头。新华社记者 李爱斌 摄 记者感到,以前到果园港看的是河流、船舶、集装箱,现在看到的是区域协调、产业聚集、国际合作。今年7月,“广安·果园”无水港项目正式启动。此次创新合作,将进一步打破地域壁垒,拓展四川广安“沪渝快车”果园港功能,为长江上游产业走出去开辟更加高效便捷的物流通道。目前,造纸港对周边产业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大幅提升,港口、园区、城市联动发展加快。未来需要逐步打造“前港后园”产业生态。拟议的“十五五”规划提出“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,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,强化国内大循环,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”。 “追量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,未来必须追求高质量发展。”张水星表示,将新发展理念融入物流枢纽建设,推动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港口装卸、运输、仓储等各类大场景中的应用,探索高水平对外通道建设,共同努力“建设好港口、管理好港口、经营好港口”。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