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质量发展看陕西】乡村振兴,这里“枫”景
栏目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10-26 10:30
【继续迸发火花,开启新征程——高质量发展看陕西】金秋十月,三秦大地芬芳四溢,枝头硕果累累。从关中平原的智能温室到黄土高原的苹果园,特色产业+科技赋能不断描绘出“农业强、乡村美、农民富”的陕西乡村振兴形象。收割机在西安沉河平原粮食生产基地工作。来源:新华社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“金钥匙”。陕西以“链长链”推进现代农业建设。 8大产业链带动全市工业规模超百亿元发展26个,产业链规模超10亿元131个。西安鄠邑区种植葡萄6.6万公顷。年产值超过12亿元。延安330万公顷苹果已为超过一百万人创造了就业机会。全产业链产值已突破600亿元。此外,恒羊肉、大理冬枣等公有品牌入选2024年农业品牌质量培育计划。猕猴桃、茶叶等陕西农产品“直销世界”……延安洛川县的一座苹果园。资料来源:新华社。近年来,陕西加大“好土地、好种子、好机遇、好方法、好制度”的合力,促进粮食生产,降低成本、提高产能、增加效益。到2024年,粮食播种面积、单产、总产实现“四连增”,产量超过1350万吨。洛川县果农,苹果展示苹果。资料来源:新华社 农民腰包鼓起来了,乡村振兴就会加速。 2024 年,陕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199元,同比增长7.1%。粮食产量增加,农民收入增加,工业发展。从精准种植到提质增效,农业信息化、智能化成为陕西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“新引擎”。无核种子在宝鸡市无核田中进行作业。来源:新华社 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,学者专家领衔种业、果业、畜牧业等产业创新中心。区域技术合同交易额每年增长50%以上。 123 动植物权利在交易中发生变化。在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,植物工厂实现“种子出、蔬菜出”。从一粒种子变成收获的蔬菜只需要42天。在延安,一部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控制灌溉和无人机喷洒农药。选果线可对苹果含糖量、果径、缺陷等20余项指标进行准确分级。在西安高陵区智慧温室,西红柿不受季节限制,实现了365天不间断生长。全季番茄示范园销售番茄超过百万公斤,带动数百人增收。在渭南北王村,步行式喷灌设备可节水30%至40%。节省肥料15%至20%。榆林榆阳区王兴家庭农场的水肥一体化系统,将养分精准输送到马铃薯根部,节省人力,提高产量……“藏粮于科技”,为陕西丰收奠定了基础。延安洛川县的一条智能苹果采摘线正在对苹果进行智能分选。来源:新华社截至目前,陕西已建成省级“千万工程”示范村503个,连通农村公路16万多公里。从城乡发展的背景出发,农村户用厕所普及率已达83.9%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。从特色产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。从科技赋能智慧升级到乡村转型。三秦置地正在为乡村振兴全面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。汉中市佛坪县农家公路。来源:新华社 出品人:张宁 策划:李正伟 统筹:孔繁新 制片人:田金金 配音:赵鹏超 作者:孔繁新 包装:赵鹏超 参考资料:
服务热线
400-123-4567